(资料图)
太子范玉在国库亏空案中的所作所为,是被皇帝范轩看在眼中的,也明白太子走上了歪路,可他只有范玉一个儿子,以后的江山社稷还要交给他,这也是他急火攻心病发的根本原因。顾九思拿出来的证据,更是加速了他的病情恶化,所以他不得不为自己在驾崩后,如何平衡太子和朝臣之间的关系做一番安排,也就有了他留下的那份完美遗诏。那这份完美遗诏的内容是什么呢?还有范轩到死都没想到的事情又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遗诏是这样写的:奉天承运,皇帝召曰,朕悉闻天生万物,未有不死,星斗轮回,天理常伦。朕体感天命之期将近,留此书告身后事,大夏毋论臣子王亲,皆循此安排。太子范玉,乃朕唯一血脉,性情温和,恭孝有加,可堪大统。然念其年少,特安排左相张珏、户部侍郎江河、御史大夫叶青文、殿前都点检周高朗及户部尚书顾九思五人辅政,组为内阁,并擢江河升任右相,周高朗兼任幽州节度使,驻守幽州,留家属亲眷于东都照看,非内阁召不得入东都。此后凡政令,皆由内阁商议,报以天子宣读。一国战事,由周高朗主持决议,政务之要,唯江河是瞻。如此,臣子尽其能,天子尽其心,君臣和睦,共治天下,待到时机,可挥兵南下,收复江山,一统大夏。
这份遗诏一共有六大内容:其一是范轩强调是因为自己的天命已近,才留下了这份遗诏;其二是确定了把江山社稷交给太子范玉;其三是组建内阁,任命了五位顾命大臣;其四是周高朗兼任幽州节度使,驻守幽州,无召不得入东都,但家眷要留在东都;其五是以后的国事,全部由内阁商议达成共识后,上报皇帝才执行;其六是全国的军事由周高朗负责,内阁政务由江河主持。这份看似完美的遗诏,其实是有两个平衡和一个危机的,我们接着往下看就明白了……
这份遗诏的第一个平衡,是把周高朗调离了东都,避免了他与范玉的直接碰撞,也就不会有天大的矛盾,特别是周家的家眷在东都,周高朗更不会乱来;第二个平衡是任命了五位顾命大臣,范轩的这招棋是非常高明的,既让范玉做了皇帝,也让朝臣们安心做事,更让顾命大臣们看住了范玉和周高朗,也就是说范轩不仅化解了范玉在管理国家政务的压力,还化解了朝臣们担心或者不服范玉做皇帝的局面。从遗诏的内容也能看出,范轩为了平衡几方势力,还是用心良苦的。
只不过范玉对这份遗诏第五条的不满意,最后演变成了灭国危机。他埋怨父亲范轩既然把皇位传给了他,却给他上了一道枷锁,因为所有的国事都要先通过内阁来商议,他只负责照本宣读,也就是说他这个皇帝是被架空没有实权的,所以他不满意这份遗诏。但这份遗诏又必须要执行,这才有了新皇帝对范轩的不满,对内阁成员的不满,最后造成了他内心的扭曲,导致他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也要杀死所有的顾命大臣,挣脱那个枷锁。这是范轩到死都没想到的事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