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stro有多火?这种在法国街头随处可见的平价小酒馆,已经成为了当代年轻人的社交圣地。
(资料图)
一边是小红书里氛围感十足的照片,一边是不断涌现的犀利差评,到底哪一面才是真实的bistro?带着这些疑惑,我们公费吃喝连续吃了十家上海人气bistro餐厅:
人均500的bistro,性价比高吗?
在关于bistro的众多吐槽里,“贵且吃不饱”一直是被频频提及的热门雷点。
必须诚实地说,在餐厅随随便便吃一顿就要过百、fine dining含量傲视全国的上海,人均三五百的bistro在定价方面其实是正常水平。加上酒,人均800也不算太夸张(不过通常酒都很一般)。
每道菜的价格虽不离谱,但菜品的份量却会让你深刻意识到小酒馆的“小”字从何而来。
菜品份量小,一方面是因为上海bistro最常见的用餐场景,是2-4人的朋友聚会,6人以上的聚餐很少会选在bistro里进行;另一方面,则是出于氛围感的考虑,毕竟一盆铁锅炖大鹅和一盘小而精致的牛肉塔塔,谁看起来更有氛围感,不言而喻。
按照一盘意大利饺子只有四个的分量,三四个朋友想要吃饱,有时把店里的菜单滚一遍也不够。
所以,bistro更适合晚餐后的朋友小聚,而不是以吃饱为目的的正餐。
为氛围感买单
在bistro里用餐,常常会感到自己在为食物以外的东西付费,比如氛围感。
就餐氛围轻松得恰到好处,不用像fine dining一样照顾四周,又比街边的大排档干净体面一些。很适合白领在下班后,和朋友一起喝一杯,小聚一下。
营造氛围感从点餐开始,在上海,大部分bistro都没有常见的手机扫码点单,真的没有。
在bistro里,食物的味道还是其次,因为饭后聊天的时间一定远远超过实际吃饭的时间。
所以,千万不要一个人去吃bistro!不然你就是餐厅里最孤独的美食家.......(编辑亲身体验)
不过,经过两周的深入调研,我们不得不给bistro的氛围感泼一盆冷水。
首先,店内灯光昏暗的bistro并不如小红书上吹捧的那样出片。
举个简单例子,在一家贵州菜bistro用餐时,我身边的两位客人为了拍照整整努力了一小时。 或许在他们的摄影技术之外,bistro本身的光线条件也要付很大一部分责任。
主打轻松社交的bistro,其实也不是真正适合聊天的空间。
桌距太小、店内太吵,大部分时候很多时候不仅听不清朋友在说什么,还被迫要旁听邻桌的八卦,私密性为零。
在一家云南菜bistro里,我就不得不在用餐全程听到邻桌的两位互联网公司员工从美团的内部八卦聊到小红书的薪资待遇。
至于服务,我们建议还是不要期待太多,很多bistro甚至不会主动为你倒水(可能在期待每位客人都点气泡水或者进口矿泉水吧)。
食物, bistro里最不重要的东西
虽然大部分食客并不在意bistro的食物,但我们还是要大声说:打着创意混搭融合菜的bistro,大部分都!好!难!吃!
创意菜的重灾区,必然是云南贵州菜。传统的食材搭配上诸如鱼子酱、黑松露一类的食材,身价就能翻几倍。
很怀疑来自云南/贵州的食客在吃到以下食物的时候会气晕:完全没有味道的包烧牛骨髓、快要吃不出酸味的酸汤鱼以及四五块就敢卖60+的包浆豆腐。
当然,如果想要尝试正宗法式bistro,上海仍然是国内最好的城市。这些法式bistro大多已经开了5-10年,并不是乘着最近几年的东风才开起来的。不过价格也远高于中式bistro,一般人均价格在500元以上。
当然,如果想要尝试正宗法式bistro,上海仍然是国内最好的城市。这些法式bistro大多已经开了5-10年,并不是乘着最近几年的东风才开起来的。不过价格也远高于中式bistro,一般人均价格在500元以上。
自然酒,bistro的圈钱大法
在食物以外,“酒”是bistro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多bistro店里,酒单甚至会比菜单要厚许多,介绍也更加详细。
如果说不同菜系的bistro很难在菜品上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那么在酒的选择上,几乎每一家都逃不过“自然酒”这一品类。(自然酒,指的是采用有机种植的葡萄,在极少人工干预下简单发酵而成的葡萄酒。)
它们的好处在于门槛低,不必费心了解酒庄的历史、酿酒师的资历以及传统的餐酒搭配知识,因为最大的卖点在设计好看的瓶身以及独特有趣的酒标。
我们也遇到过在酒单上详细标明产区酒庄分级,用好几段(英文)介绍酿酒师信息的bistro。但面对如此不友好的酒单,店内却并没有配备侍酒师,仿佛是在告诉食客: 酒单都看不懂,还来bistro吃什么呢?
另一个引起我们注意的点则是,大部分bistro在酒单上提供的酒,除去一两款可以按杯售卖,其余都只能按瓶售卖。
四五百一瓶的酒,乍一看并不算贵,但实际上是在无声无息地抬高了bistro的客单价(简称“圈钱”)。
一种被制造出来的需求
坦白来说,吃到第三家的时候,我已经对bistro感到无比厌倦。
这种厌倦首先源自于同质化程度极高的食材:豆腐、土豆、黑松露、扇贝,搭配上不同的酱汁(sauce)。
我们最终也没想明白bistro的核心竞争力:既不是白领可以时常在下班后光顾的平价小店,也不是中产会常去的充满仪式感的fine dining,它的存在更像是一种被社交媒体制造出来的需求。
上海打着bistro旗号开出的新餐厅一茬接一茬,梧桐区的bistro含量恐怕已经比巴黎还高。
不过这股风还能吹多久,谁也不知道。
一周前,路过愚园路一家刚开业的bistro时,尽管正值晚上9点(小酒馆们最热闹的时候),门口还贴着开业打折的信息,但里面仍然没有一桌客人。
编辑:Echo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