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实施近两个学期来,记者走访发现,北京市很多学校有了丰富的育人实践,涌现出劳动教育的很多新样态。
(资料图)
内容涵盖三大类十项任务群
作为校园志愿者,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初二(1)班的小李在食堂值守时,将学生不小心打碎的玻璃瓶扔进垃圾箱,并贴心地贴上写有“内有碎瓶,清理时请务必小心”的小纸条,此举令保洁员阿姨十分感动:“一个温馨的提示,温暖了我们所有保洁阿姨的心。”据悉,志愿服务作为劳动教育的内容之一,已经在京城各个学校开展。学生通过到食堂和楼道等当志愿者,既让学生体验到劳动的不易,也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尊重劳动者。
除了公益劳动和志愿服务,新课标规定的劳动教育还包括哪些内容呢?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副校长邢颖介绍道:“新课标中明确了规定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劳动教育内容包括三大类、十个任务群:第一类是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等任务群;第二类是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等任务群;第三类是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等任务群。”
围绕新课标中的三大类十个任务群,很多学校完善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大力开展劳动教育;在劳动教育课程设置中,注重学生全员、全程接受劳动教育,推动劳动教育规范化、常态化发展。
大中小学全链条贯通培养
近日,北京市园林学校迎来了房山区良乡第三小学的200多名三年级学生。“我是小小化学家”“我是小小园艺师”“我是小小训犬师”等13个职业体验课程活动让小学生们兴奋不已。在实践活动中,同学们不仅增进了对大自然的了解,还学习了训犬、拓印、导游等技能。
“中小学职业体验课程是学校发挥专业资源优势,针对中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开发的一系列课程。其目的是通过体验实践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与职业的链接,弘扬劳动精神,树立劳动观念,增强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本领。”北京园林学校督导室负责人张培艳老师说。接下来,学校将进一步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的“鼓励职业学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要求,发挥职业学校资源优势,提升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劳动与技术课程学习实施水平,促进普职融通。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也立足自身资源,主动辐射带动,实施“城区初中学生到郊区学农”项目,助力中小学劳动教育。据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11月下发的《关于公布北京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优秀课程资源视频、典型案例和劳动基地评选结果的通知》中,确定了15门课程为北京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优秀课程资源视频,15个案例为北京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典型案例,5所学校为北京职业院校首批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劳动教育基地),北京市在劳动教育的关键环节上取得了实际性进展,不断走深走实。
北京各高校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各具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目前,各高校和职业院校积极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普遍超过不少于16学时和不少于32学时的要求。
因地制宜实现校内外融合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学校利用校内外劳动实践场所,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北京市海淀区第四实验小学占地面积27998平方米,有着充足的劳动实践场所,学校的月季园、牡丹园、海棠园、紫藤园、碧桃、银杏园等都成为学生实践的“开心农场”。据校长王亚苹介绍,学校还为每个班开设种植基地、朝露苑等专业农职场所,满足了学生春种秋收、夏护冬灌的传统劳动体验需求。“让孩子们在一点一滴、一花一草一果实种植收获中,培养了他们的劳动意识,增长了劳动知识,掌握了劳动技能,内化了劳动精神。”
海淀实验四小学生进行劳动实践体验
2022年9月,大兴区教委启动校内劳动基地建设工作,鼓励学校因地制宜开发劳动教育场所和资源。经过学校自主申报、答辩评估,区域内31个校内劳动基地得到认定。大兴区教委还对辖区内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进行走访调研,遴选15家作为校外劳动教育基地供学校选用。大兴区进修学校副校长王永庆说道:“结合劳动课及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大兴区教委不断探索新方式。”比如,有的学校将劳动课时整合使用,4个劳动课时整合为半天校外劳动实践。他表示通过半天劳动既实现了让学生出出力、流流汗的效果,也让学生体会到了真正劳动的价值,其实劳动效果远大于单一课时。有的学校建立校企合作,如北京教科院大兴实验小学与大兴绿兴农场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一块试验田,学校定期组织学生来这里进行农业种植管理的体验,并建立了春种、夏管、秋收、冬藏的四季课程。
海淀区第四实验小学将三大类劳动教育内容贯穿于家校社全方位实施。2012年至今,学校逐渐与周边六家资源单位共均建立合作建关系。因地制宜开展劳动教育,包括以劳育美的国家植物园标本采集与植物写生活动、以劳健体的农耕体验活动、以劳益智的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小木工活动、以劳育德的香山革命纪念馆宣讲活动,将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有机融合。
多学科融合 关注人工智能﹢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员张纪元表示,在各校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劳动教育与各学科融合也是一个新态势。“劳动教育最终的、比较好的样态应该是学校里人人都是劳动教育教师,然后校园内处处都有劳动教育,这是一种发展好的态势。”北京市学科骨干、顺义区教研员王义清老师带领区域教师实施融体系、融课堂、融生态、融特色、融文化的“五融”劳动教育实施。其中,融课堂就是各学科教师结合所教学科与年级,根据劳动教育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整理相关资源,挖掘科目中的劳动教育元素,进而打造劳动育人的课堂。
在劳动教育“新技术体验与服务”的内容中明确要求:选择1-2项新技术,如三维打印技术、激光切割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初步进行劳动体验与技术应用。北京教育学院信息科技与劳动教育学院副院长胡淑均表示,智能时代要拓展劳动教育新样态。“人工智能是增强而不是取代人类能力,在劳动教育中需要让学生采用全新的方式与智能机器协同劳动,通过在增强环境中的协作来提高学生人机协同劳动的能力和方式,培养学生的劳动智慧,促进学生智慧成长。”
史家胡同小学张欣欣老师在信息科技课程融入劳动元素,选用扫地机器人为教学载体,通过规划机器人行进路线,探索扫地机器中的智慧。北京市大兴区第五小学作为北京市金鹏科技团,也持续探索劳动教育与科技活动有机融合,在科技活动中体现劳动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赋予劳动教育新时代的特征。
下一步学校劳动教育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发力?张纪元期待学校和老师从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有的教师对劳动教育要认识到位。特别要避免只在课上讲劳动但是却没有实践的劳动,一定要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开展劳动实践;二是相应机制体制要配套到位。避免人人都说劳动教育很重要,但是却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三是师资培训要加快跟进。海淀对于劳动教育教师的培训,已经有一套培训方案,正在有计划有目的地推进教师培养。
家校社融合打造新场域
“家庭中劳动教育反而是短板。很多家长觉得孩子懒,其实不是孩子不爱劳动,而是家长没有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技能和理念,导致他们劳动能力缺失,对很多事无从下手。”邢颖呼吁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她认为孩子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是并驾齐驱的。学校通过开展“我和父母换一天身份”的活动,让学生负责一日的家庭生活,体会父母生活和工作的不易。
作为海淀区劳动教育示范校,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十分注重劳动教育家校合作,引导家长在家中注重对孩子们的生活指导,家校形成共识。据学校德育副校长苏曲光介绍,学校鼓励孩子在家中学习家务劳动技能,利用传统文化节日,如妇女节给妈妈做顿饭或做一束手捧花,元宵节、端午节、春节期间和家长一起制做传统美食。学校还布置美化自己的房间、做一份家庭装修方案等创意性的家庭劳动。“这些家校合作设计的活动,给家长和老师一个新的路径去培养孩子的劳动技能、创新思维、文化自信,从而在润物无声中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她表示,只有家校达成共识,共同为学生创造劳动机会,才能培养孩子自觉自主劳动的意识,增强孩子在学校和家庭的主人翁精神。
专家观点:劳动课程评价方法应多样
孟献军教育部劳动教育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制订组核心成员、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技术教研室主任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版)》明确要求,对劳动课程的评价内容上要多维度,评价方法上要多样化,评价主体上要多元化。
劳动课评价要指向让学生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让学生体会到劳动过程的意义和价值,让其能够珍惜劳动成果,培养热爱劳动的情感和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在评价方法和手段上,要注重平时表现性评价与阶段性综合评价相结合,既要关注劳动能力的外显,更要关注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的内化。针对平时表现性评价,如学生是不是主动愿意参加劳动,或者在劳动过程中能不能主动去帮助其他人解决问题,只要学生愿意参加劳动,就意味着合格。针对阶段性综合评价,如学生参加的一些项目的劳动时长、成果表现形式等。劳动课不建议用分数评价,尤其是用纸笔考试这种形式评价学生劳动课程学习的情况。
在评价主体上,教师、学生、家长要协同配合。教师要给予学生准确及时的评价反馈、学生在劳动过程中要展现自我管理水平和自觉劳动意识、家长要提升对劳动教育意义的认知等。总之,要努力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
文字:王小艾 娄雪 李继君 常悦 赵翩翩 张晓震
图片、视频来源:各校公众号
编辑:姜思瑶
编审:常悦
终审:王宇 苏金柱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