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呈贡龙街派出所:构建多元化、立体化的治安防控体系_速递
来源:民主与法制网时间:2023-04-03 18:53:51

民主与法制网讯(记者陈绍云 通讯员王婷)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城市慢慢归于宁静。晚上8时许,云南省昆明市斗南花市鲜花交易市场的闸门缓缓升起,早早聚在卷帘门前的花农推着自家鲜花鱼贯而入,空旷的场地瞬间涌入近万人。


(资料图片)

这一幕,对于昆明市公安局呈贡分局龙街派出所的民警来说再熟悉不过。    

“高温”遇警:守好每条花路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作为全国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斗南花市承担了全国近80%的鲜花交易份额。“人能等、花期不能等”是斗南夜市的经商信条,为抢占先机,花农在入场时分秒必争。由于花市“口少人多”,花农为抢先入场而产生推搡、口角纠纷等小摩擦时有发生。因此维持夜市开市秩序,成为了龙街派出所“夜间警务”的一项重点工作。

“特色”警情:一朵花都不能少

“今天早上人家帮我把花送回来了,一朵都不少,非常感谢!”刚踏入花市大门,蒋勇就被花商老蒋叫住。原来就在几天前,老蒋将准备发往外地的8束康乃馨放在路边准备装车,然而就在他转身买水的工夫,8束康乃馨不翼而飞,于是报警求助。经过调查,蒋勇立即锁定了一名男子。随后,蒋勇与该男子取得联系,得知男子以为花束是“没人要”才捡了去,经过蒋勇的一番劝说,男子同意将自己误拾的8束康乃馨送回。

“这种事情啊,每天都有一两起。”蒋勇说。“丢花”已成为这片“花花世界”的一项“特色警情”。由于花商批量将鲜花销往外地时,往往会选择半开或未开的花朵来保障花期,盛开的鲜花则会被丢弃。于是,发现这一规律的群众把在斗南“捡花”当成了乐趣,并写成攻略发在网上,引得无数人打卡效仿。导致了一些暂时无人看管的鲜花,被误以为是无主物而被“捡走”。一边是爱花之人的无心之举,一边是花商的谋生饭碗,处理“特色警情”要把“两碗水”端平。

身在“顶流”:带去“花样”幸福感

“警察同志,我的小孩不见了……”今年春节期间,龙街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自己的孩子在斗南花市走失。民警一边安慰家属,一边将孩子照片发送至警民合作群,并立即动员花市各出入口保安合力寻找。经过努力,仅用4分钟便将孩子找回。孩子母亲喜极而泣,向民警竖起大拇指。

斗南花市现有6万平方米交易场馆、两个拍卖交易大厅,春节期间,该市场人流量达到45万人次。要管理服务好这个“顶流”花市,给龙街派出所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和挑战。为了避免出警时“淹没”在人群花海中,龙街派出所积极建立“随身警务”的工作模式。根据不同的区位及行业特点,蒋勇牵头建立了斗南花商群、盆景市场群、斗南社区治保群等20多个微信群,群里约6000人成了民警开展工作的“左膀右臂”。

“警力有限,但民力无穷。微信群的建立不仅提高了服务人民群众的效率,更换来了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支持。同时,群众主动上传信息,加强了警民沟通联系,群防群治的力量也得到充分释放。大家不仅是花农商户、民警、管理者,更是‘有爱的一家人’。”蒋勇说。今年以来,龙街派出所接报治安警情同比下降15.9%,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稳稳守住花市的幸福感。

作为花市的守护者,龙街派出所在24小时“门不关、灯不灭、人不空”的全日制警务机制基础上构建起多元化、立体化的治安防控体系,为花农花商打造井然有序的营商环境,守住了斗南夜市的“高人气”与“烟火气”,厚植斗南夜经济的平安沃土,让这张云南金名片愈加闪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