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大牛证券 近期,期指市场迎来了久违的持续升水,多空格局正在发生微妙变化。在全新的市场环境下,产品的超额收益越来越难以量化,对中性策略的表现产生较大影响。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相关数据显示,9月份以来,量化对冲产品整体表现不佳,收益为负。这背后有很多原因。有机构人士提出,期指作为中性策略的对冲成本,有利于建仓策略,投资者可以考虑认购。但这样的结论能否成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接下来的市场变化。
指连续保费的后面。
截至11月30日下午收盘,沪深300期指主力合约收于3860.4点,沪深300指数报3853.04点,期指较现指高7.36点;中证500期指的情况也差不多。期指比现指高7.65点。事实上,从9月初开始,股指期货市场就出现了连续上涨的水涨船高。
对此,孟茜投资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溢价的背后,可能是因为当前市场获取超额收益的难度较大,没有太大的套利空间。如果期货贴水多了,为了规避期货基差收缩的风险,就会有更多的资金选择平仓,使得贴水合约化,最终导致溢价。
思协投资相关负责人在分析期指升水现象时指出,期指基差变化主要受多空力量影响,期指升水一方面意味着市场上空头和对冲力量的抛压减轻;另一方面,做空力量的长期主导地位被打破,做多力量的长期主导地位逐渐平衡,甚至做多力量成为主导。
关键词: 风格突变叠加期指升水 量化对冲产品获利变难了 量化对冲 股指期货